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英国教育学家托尼·巴赞在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了“思维导图”这一概念。思维导图是开发思维的有效工具,把思维导图引入数学课堂教学,特别是复习课堂,不仅能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对本单元知识点进行简单梳理,也能对提高学生构建单元整体知识框架,锻炼数学思维发散能力提供有效帮助。新课改以后,数学教学顺序按照螺旋式上升的安排来设计课程的衔接,利用思维导图还能串联起学生已有的知识内容与本单元的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从而对整个中学数学教学有初步的整体把握。要提高中学数学教学质量就必须注重培养中学生的数学素养,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探讨分析思维导图在数学再复习课堂中的有益之处。
推荐文章
基于思维导图学习高中化学的几点思考
思维导图
高中化学
思考
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数学复习课的研究
思维导图
小学数学
复习课
基于思维导图的"液压传动"教与学
思维导图
液压传动
教学质量
自主学习
基于思维导图的认知模型构建方法研究
因材施教
思维导图
认知模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思维导图的数学整体单元再学习
来源期刊 启迪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中学数学教学 教学顺序 数学教学质量 思维发散 复习课堂 螺旋式上升 思维导图 数学素养
年,卷(期) 2020,(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10
页数 1页 分类号 G6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浦舒玥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学数学教学
教学顺序
数学教学质量
思维发散
复习课堂
螺旋式上升
思维导图
数学素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启迪
月刊
1009-8232
61-1476/C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锦业路1号都市之门C座
12-213
出版文献量(篇)
4047
总下载数(次)
20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