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分析河南省鹤壁市11类食品致病菌监测状况.方法 采集河南省鹤壁市11类食品作为本研究中的观察对象,时间为2019年1月-2019年6月期间,主要采集于食品集贸市场、超市、便利店等,依据国家食源性致病菌检测要求以及《食品微生物检验》标准开展样本采集工作,所有采集的食品均开展食源性致病菌检测工作,对各种食品当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情况、8种食源性致病菌检出情况以及可直接食用食品的大肠菌群检测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1类食品样本中,生食水产品受致病菌污染检出率(40.00%)>鲜冻水产品检出率(20.00%)>生禽畜肉检出率(10.00%)及熟肉制品检出率(10.00%),副溶血性弧菌占比最高,其次即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与沙门氏菌占比,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占比最低,可直接食用食品大肠菌群不合格占比为43.33%,鲜榨果汁占比明显较熟肉制品占比高(P<0.05).结论 副溶血性弧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沙门氏菌为目前河南省鹤壁市最为主要的食源性致病菌,应当将对此类致病菌监测的力度加强,并且实施积极有效的食品安全防控措施,这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食源性疾病的发生率.
推荐文章
2005-2006南京市食品致病菌污染分析
食品污染
食源性致病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
农村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方法探讨--以河南省鹤壁市为例
农村环境质量
监测与评价
指标体系
河南省鹤壁市新区地热流体特征及成因分析
地热流体特征
成因分析
喷发机理
河南鹤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河南省鹤壁市11类食品致病菌监测状况分析
来源期刊 临床研究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食品致病菌 监测 食品安全
年,卷(期) 2020,(7)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
页数 3页 分类号 R155.5
字数 266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梁莹莹 浚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生物检验室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5)
共引文献  (18)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5(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6(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7(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8(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食品致病菌
监测
食品安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研究
月刊
2096-1278
61-1502/R
16开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西路76号
52-207
201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543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1766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