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从构巢曲霉AnP-16菌株发酵液中纯化单一组分的耐热耐酸植酸酶,并对酶学特性进行分析,为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硫酸铵盐析、离子交换层析和疏水层析纯化植酸酶,SDS-PAGE电泳测定其分子量.结果 表明,从该菌株发酵液中纯化到了单一组分的植酸酶,纯化倍数60.8倍、回收率41.6%,酶分子量约52 kDa.植酸酶最适作用温度和pH分别为55℃和pH4.0,在pH3.0~6.0范围酶活性较高,pH2.0~7.0下孵育3h,仍能保持80%以上活性.植酸酶耐热性好,70℃孵育1h仍能保持81%活性.Hg2+、Mn2+、Fe2+、Cu2+和Zn2+5 mmol/L浓度下对酶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但Ca2+和Mg2+在1和5 mmol/L浓度时均增强酶活性;有机溶剂甲醇和乙醇在2%浓度有激活作用;SDS抑制酶活性,但其它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和Tween 80)和有机溶剂(丙酮和异戊醇)对酶活性无明显影响.植酸酶有宽泛的底物特异性,但对植酸钠的催化活性最强,其Km值为0.576 mmol/L.基于植酸酶耐酸耐热及宽广的底物催化活性,其有望应用于粮油食品加工领域,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
推荐文章
产植酸酶的黑曲霉菌株的筛选与选育
黑曲霉
植酸酶
诱变
酶活
筛选
选育
60 Coγ射线诱变黑曲霉菌株产植酸酶的研究
60Coγ射线
黑曲霉
诱变效应
透明圈
黑曲霉植酸酶高产菌株产酶条件的筛选
黑曲霉
植酸酶
产酶条件
丝裂霉素诱变黑曲霉产植酸酶过程模型化
植酸酶
黑曲霉
丝裂霉素C
诱变
模型化
参数估计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构巢曲霉产植酸酶的酶学特性分析
来源期刊 食品工业科技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植酸酶 构巢曲霉 分离纯化 酶学性质 耐酸耐碱性
年,卷(期) 2020,(2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与探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7-62,77
页数 7页 分类号 TS201.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386/j.issn1002-0306.202002023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高兆建 28 158 8.0 12.0
2 宋玉林 2 0 0.0 0.0
3 赵宜峰 2 0 0.0 0.0
4 焦魏 2 0 0.0 0.0
5 杨培玲 1 0 0.0 0.0
6 杨芳 1 0 0.0 0.0
7 陈腾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植酸酶
构巢曲霉
分离纯化
酶学性质
耐酸耐碱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食品工业科技
半月刊
1002-0306
11-1759/TS
大16开
北京永外沙子口路70号
2-399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192
总下载数(次)
118
总被引数(次)
20009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