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托妮·莫里森在代表作《宠儿》(Beloved)中塑造了受尽创伤、为爱杀婴并最终放下过去重构自我的黑人女奴塞丝这一人物形象。莫里森以此人物形象为寄托,希望广大黑人女性能在压迫下、在创伤中打破精神的枷锁,走出迷惘的囚笼,治愈创伤,重构自我。本文以创伤理论为视角,深入分析塞丝的创伤来源和自我意识觉醒的过程,以此得出黑人女性治愈创伤,构建主体性的方式。
推荐文章
工程与工程主体性
工程
工程主体
工程主体性
自然
社会
数学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
主体性
建构主义
教学过程
主体性的培养
关于主体性课堂教学评价的探索
探索
课堂教学
评价
主体性
译者主体性的体现和强弱
译者
主体性
哲学解释学
前理解
视界融合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走出创伤的阴霾:《宠儿》中黑人女性主体性的构建
来源期刊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宠儿》 托妮·莫里森 创伤理论 主体性
年,卷(期) 2020,(2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
页数 4页 分类号 I106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弛 南京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37 45 4.0 6.0
2 栾雨菡 南京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21)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9)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9(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宠儿》
托妮·莫里森
创伤理论
主体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旬刊
1009-6167
42-1617/G4
武汉市洪山区桂元路67号湖北教育报刊社2
38-526
出版文献量(篇)
11212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