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综合应用传统分离培养、内部转录间隔区(ITS)测序和高通量基因组学测序技术,建立分析市售普洱茶中真菌群落构成和物种多样性的新方法.方法 按照GB 4789.15-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对普洱茶样本进行可培养真菌检测和分离纯化,对分离到的菌株进行ITS测序并在NCBI数据库中进行Blast分析;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法提取普洱茶样本中真菌基因组DNA,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和扩增子测序,并对高通量测序数据进行OTUs聚类,开展物种构成及多样性分析.结果 通过传统分离培养方法获得12株真菌,主要为曲霉和毛霉,其中黑曲霉占比最高(25.00%,3/12).基因组学的物种分布结果显示,普洱茶样本中的真菌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较低,存在数量占比较高的优势物种;占比最高的为子囊菌门(74.03%),属的水平上以芽生葡萄孢酵母属为主(49.43%),曲霉属占比较低(14.04%).结论 本研究综合应用传统分离培养、ITS测序和高通量基因组学测序技术,构建了普洱茶中真菌群落构成和物种多样性分析的新方法,为普洱茶中微生物群落构成及其对品质和安全性影响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思路和参考.
推荐文章
普洱茶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研究概述
食品安全性
毒理学评价
普洱茶
外源接种黄曲霉污染普洱茶安全性研究
普洱茶
黄曲
黄曲霉毒素
安全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市售普洱茶中真菌群落构成和物种多样性分析方法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普洱茶 真菌 物种多样性
年,卷(期) 2021,(6)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技术与方法|Experimental Technique and Method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77-782
页数 6页 分类号 R15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590/j.cjfh.2021.06.024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普洱茶
真菌
物种多样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双月刊
1004-8456
11-3156/R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广渠路37号2号楼501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62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3095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