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历史虚无主义以唯心主义为立论基础,以虚无具体历史事实来混淆是非曲直,以虚无历史规律侵蚀人们的历史观,以虚无历史的文化价值摧毁文化自信,以网络传播的新形态抢占虚拟舆论阵地.因此,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应从立场与观点、价值与情感、技术与方法等维度来进行课程教学设计,以有效应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挑战.具体而言,即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立场,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把握历史,揭露历史虚无主义对具体历史事实的虚无和对重要人物的诋毁;遵循历史规律,树立大历史观,批判历史虚无主义对历史规律的虚无;以文化自信筑牢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精神堤坝;深度融合新媒体技术与课堂教学,批判历史虚无主义在虚拟空间的作乱.
推荐文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应着力把握好的几个问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课程定位
人物研究
实践教学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设置和发展的历史考察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课程设置
历史考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历史虚无主义批判视域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设计略探
来源期刊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学科
关键词 历史虚无主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 教学设计
年,卷(期) 2021,(14) 所属期刊栏目 课程教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5-66,69
页数 3页 分类号 G64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9865/j.cnki.xxdj.2021.14.020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历史虚无主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
教学设计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半月刊
1007-5968
42-1422/D
大16开
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78号长江传媒大厦18楼
38-328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186
总下载数(次)
23
总被引数(次)
5982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