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传统工艺六堡茶和现代工艺六堡茶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工艺六堡茶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传统工艺六堡茶和现代工艺六堡茶主要特征成分含量差别显著,传统工艺六堡茶的氨基酸含量、茶多酚总量、茶黄素和茶红素含量均比现代工艺六堡茶高;而传统工艺六堡茶的咖啡碱、茶褐素含量显著低于现代工艺六堡茶.传统工艺六堡茶和现代工艺六堡茶共检出49种挥发性香气成分,均为共有成分,其中传统工艺六堡茶香气成分以醇类、醛类和酮类为主,相对含量较高的香气成分为反-2-反-4-庚二烯醛、β-芳樟醇、β-紫罗酮、苯甲醛、3,5-辛二烯-2-酮、十四酸等;现代工艺六堡茶香气成分以醛类和酮类为主,相对含量较高的香气成分为反-2-反-4-庚二烯醛、β-紫罗酮、3,5-辛二烯-2-酮、水杨酸甲酯、二氢猕猴桃内酯等.
推荐文章
六堡茶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六堡茶
化学成分
生物活性
研究进展
FTIR结合主成分分析鉴别不同年份六堡茶
六堡茶
红外光谱
主成分分析
载荷因子分析
六堡茶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六堡茶
化学成分
生物活性
研究进展
六堡茶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六堡茶
化学成分
生物活性
研究进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工艺六堡茶化学成分分析
来源期刊 安徽农业科学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六堡茶 化学成分 感官品质 理化成分 香气成分
年,卷(期) 2021,(2) 所属期刊栏目 贮运加工·检测分析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3-195,200
页数 4页 分类号 TS272.7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517-6611.2021.02.052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2)
共引文献  (126)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0(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4(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5(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6(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7(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8(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2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六堡茶
化学成分
感官品质
理化成分
香气成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农业科学
半月刊
0517-6611
34-1076/S
大16开
安徽省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26-20
196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8281
总下载数(次)
236
总被引数(次)
43653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