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茶叶科学       
摘要:
使用自来水冲泡绿茶、黄茶、乌龙茶和红茶等不同发酵程度的茶叶,将其产生的茶垢分别进行定量、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SEM-EDS)等理化性质分析。结果表明,红茶产生的茶垢质量显著小于其他茶类,而绿茶、黄茶和乌龙茶的茶垢质量无显著差异;4种茶垢的FTIR极其相似,都含有-OH、-C=O、苯环和-COC-等官能团;茶垢主要成分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均为454.8;SEM-EDS分析发现,茶垢外形表现出皲裂状,且主要由有机元素C、O组成,同时含有Ca、K、Mg、Si等无机元素。对4种茶汤进行生化成分分析发现,茶垢质量与茶多酚含量呈正相关。用自来水冲泡茶多酚,将茶多酚茶垢与绿茶茶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证实茶垢由有机多酚物质与无机元素结合组成。
推荐文章
养猪发酵床不同发酵程度垫料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的PLFA分析
养猪发酵床
垫料
发酵程度
微生物群落结构
磷脂脂肪酸(PLFA)
聚类分析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不同发酵类型茶叶判别
近红外光谱
茶叶
光谱预处理
判别分析
贡献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发酵程度茶叶对茶垢形成的影响
来源期刊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发酵 茶垢 茶多酚
年,卷(期) 2022,(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6-86
页数 10页 分类号 S571.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发酵
茶垢
茶多酚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茶叶科学
双月刊
1000-369X
33-1115/S
大16开
浙江省杭州市梅灵南路9号
1964-08-01
中文
出版文献量(篇)
504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