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人脸反欺骗技术可以准确判断捕获的人脸图像是真实人脸还是虚假人脸,是人脸识别系统安全的重要保障.传统的人脸反欺骗方法主要是利用手工设计的特征,如LBP、HoG、SIFT、SURF和DoG来刻画真实人脸和虚假人脸之间的不同特征分布,但人工设计的特征难以适应无约束环境下(如光照、背景的变化)的人脸反欺骗问题.鉴于此,该文提出一种多模态融合卷积神经网络模型,通过融合不同模态上的人脸特征来实现鲁棒的人脸反欺骗.首先根据通道注意力网络设计了多模态共享分支网络来实现特征提取过程中不同模态间的信息交互,然后在通道注意力融合网络的基础上提出了多模态通道注意力融合网络来融合不同模态的特征,最后利用融合后的多模态特征进行分类.在CASIA-SURF数据集上的大量实验结果表明,与主流的多模态人脸反欺骗方法(multi-scale fusion)相比,该方法在APCER和ACER指标上分别降低了1.1%和0.4%,充分证明该方法可以有效融合不同模态的特征,提高模型的鲁棒性.
推荐文章
基于多特征融合CNN的人脸识别算法研究
人脸识别
卷积神经网络(CNN)
多特征融合
leakyrelu激活函数
人脸数据集
基于核稀疏表示的人脸人耳融合识别算法的研究
融合识别
核稀疏表示
特征提取
加权串联融合
正交匹配追踪算法
鲁棒性
基于多尺度分析的人脸识别算法研究
人脸识别
多尺度分析
轮廓特征
角点特征
人耳和侧面人脸融合的多模态身份识别
人耳识别
全空间线性判别分析
决策层融合
多模态识别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多模态融合的人脸反欺骗算法研究
来源期刊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人脸反欺骗 多模态融合 多模态共享分支 多模态通道注意力融合 多模态特征
年,卷(期) 2022,(4) 所属期刊栏目 图形与图像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3-68,85
页数 7页 分类号 TP301.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629X.2022.04.01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人脸反欺骗
多模态融合
多模态共享分支
多模态通道注意力融合
多模态特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月刊
1673-629X
61-1450/TP
大16开
西安市雁塔路南段99号
52-127
199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927
总下载数(次)
40
总被引数(次)
111596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