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通讯(高中版)期刊
出版文献量(篇)
4835
总下载数(次)
3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版)

The Communication of Chinese Teaching
曾用名: 语文教学通讯B

为中学语文教师解决教学中实际困难,提供中语教改新信息,回答教师进修中的难题疑虑,沟通教师交流中的相互联系。
主办单位:
山西师范大学 山西省教委
ISSN:
1004-6097
CN:
14-1017/G4
出版周期:
月刊
邮编:
030024
地址:
山西省太原市迎泽西收投语文报信箱《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
出版文献量(篇)
4835
总下载数(次)
3
文章浏览
目录
  • 作者: 谭伟
    发表期刊: 2005年3期
    页码:  35
    摘要: <罗密欧与朱丽叶> 一、有关文艺复兴及人文主义 文艺复兴是14世纪至16世纪在欧洲许多国家先后兴起的文化和思想上的革命运动.这个时期,古希腊、古罗马文化重新受到重视,因而有"文艺复兴"...
  • 作者: 王选遨
    发表期刊: 2005年3期
    页码:  36-37
    摘要: 一、贯穿一个能力训练点 教师在教学中虽然也对学生提出了种种写作要求,如符合题意和语体要求,感情真挚、思想健康,内容充实、中心明确,语言通顺、结构完整,书写规范、标点正确,等等,但这些多是就...
  • 作者: 黎在珣
    发表期刊: 2005年3期
    页码:  38-39
    摘要: 一次,一位教师临时有事请假,教务处临上课前安排我代课.于是,意外的机会就产生了意外的收获和惊喜. 师:张老师有事请假,学校安排我来上这节课.因为属于计划外的课,我就想做点计划外的事.也就是...
  • 作者: 黄文杰
    发表期刊: 2005年3期
    页码:  40-41
    摘要: 一、网络作文的多元化评价 作文一旦发到网上,它将引起传统作文所没有的多角度、多元化的评价,具体表现为: 1.能否发表文章.各个文学网站都设置了一定的门槛,而且因人气高低不同,存在着发表难...
  • 作者: 邹瑜
    发表期刊: 2005年3期
    页码:  42
    摘要: 一、情感色彩 "情者文之经."情感是文章的经线,文章要贯穿情感,以情感为"经线"联成,"此立文之本也".没有情感,再精彩的人、事、景也难以成文.因此,写作中要突出情感色彩,因为情感是人这一...
  • 作者: 吴玉奎 张利
    发表期刊: 2005年3期
    页码:  43
    摘要: 一、激发写作动机,克服盲目心理 写作动机是推动学生作文的内部动因,它对学生的作文行为能起到明显的激活、引导作用.我们的作文教学就是要通过教育去影响学生,鼓励学生为实现写作目的而写作,让学生...
  • 作者: 唐惠忠
    发表期刊: 2005年3期
    页码:  44-45
    摘要: 一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位商人,带着两袋大蒜,骑着骆驼,一路跋涉到了遥远的阿拉伯地区.那里的人们从来没有见过大蒜,更想不到世界上还有味道这么好的东西,因此他们用当地最热情...
  • 作者: 幸兴
    发表期刊: 2005年3期
    页码:  46-48
    摘要: 根据教育部"统一高考,分省命题"的有关精神,2004年的15套高考语文试卷呈现出"百花齐放满眼春"的喜人局面.仔细分析教育部考试中心4套试卷以及11个单独命题的省市试卷,研读各自的<试卷评价...
  • 作者: 曹志正
    发表期刊: 2005年3期
    页码:  49
    摘要: 一、重实用性 应该说,变换句式、仿写句子、概括要点、修改病句等试题也是体现了语言的运用性原则,但毕竟是侧重于技巧性的,实际生活中并不经常直接用到.而2004年的试题,虽然也很讲究技巧性,但...
  • 作者: 陈欢
    发表期刊: 2005年3期
    页码:  50
    摘要: 一、试题形式应有更多的自由 长期以来,<考试大纲>不仅规定了试卷的内容,同时也限制了试卷的形式.2004年尽管新增了9个省市作为高考自主命题的试点,但事实上,在试题的命制形式上,大家几乎都...
  • 作者: 唐建新
    发表期刊: 2005年3期
    页码:  51-52
    摘要: 2005年备考的基本思路 一、用好用足教材 高中语文教材是学生三年来学习语文知识、生发语文能力的重要文本,而且教材本身的很多内容就可以直接为备考服务.如语音、文字、词汇、修辞等方面的内容...
  • 作者: 边少初
    发表期刊: 2005年3期
    页码:  53
    摘要: 一、重句音轻句义 许多考生在识记名句名篇时,和尚念经,有口无心,重音而轻义.结果导致高考默写时,要么写错字,要么写别字,很难准确默写到位.
  • 作者: 崔国明
    发表期刊: 2005年3期
    页码:  54
    摘要: 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高考也从来没有拒绝过创新.高考语文的创新精神在第六大题的"语言表达"中表现得十分鲜明,因此有人很形象地把语言表达类试题称为高考语文的"试验田".2004年高考,全国15套...
  • 作者: 刘金华
    发表期刊: 2005年3期
    页码:  55
    摘要: 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一种文化形式,对联在2004年高考试卷中闪亮登场,并获得一致好评.然而,7套涉及对联的试卷都采用了给出上联对出下联的命题方式,这未免太过单一.笔者认为,在2005年高考中,...
  • 作者: 颜复春
    发表期刊: 2005年3期
    页码:  56
    摘要: 一、基本类型 1.串连式.就是把几个词语串连成一句话或一段话.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纯粹连词成句的题目因为太简单,所以考的机会并不多.一般都是用所给词语写一段话,而且要突出重点.典型题例...
  • 作者: 韦秉文
    发表期刊: 2005年3期
    页码:  57
    摘要: 一、从题目切入 古诗的题目很讲究,它往往能揭示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是我们解读诗歌的重要切入点.从题目切入,可以帮助我们迅速准确地理解诗歌.如2002年全国卷的出题材料...
  • 107.
    作者: 尤今
    发表期刊: 2005年3期
    页码:  58
    摘要: 其一:印度奶茶 在克拉码头这个印度茶摊前,我驻足而观. 浓浓的奶茶,在那名印度人的调弄下,化成了一道瘦瘦的瀑布,灵活万分地上下流动,闪烁的金光,在墨黑夜空的衬托下,显得异常绚丽;令人欲醉...
  • 作者: 周德全
    发表期刊: 2005年3期
    页码:  59
    摘要: 我没有其他什么爱好,对吃茶却是一种特别的嗜好. 吃茶也叫喝茶.喝茶是北方人说的,南方人则说吃茶,我觉得吃茶一词将喝茶的情趣和韵味表达得淋漓尽致,更值得回味.
  • 作者: 束晓英
    发表期刊: 2005年3期
    页码:  60
    摘要: 很多年了,喝茶成了一种习惯,一日可无食,一日不可无茶.那种依赖,仿如相濡以沫的伙伴,不弃不离,日日相陪,无论你痛苦寂寞还是快乐兴奋,它都默默地与你分享.如果把人生和茶连在一起,可以说,人在茶...
  • 作者: 夏家林
    发表期刊: 2005年3期
    页码:  61
    摘要: 喝了三十多年的茶,从未品味.只知像驴饮,解渴了事.虽有香甘苦涩之口感,但个中滋味却不甚了了.如此想来,确实辜负了神圣的茶的启示、茶的教诲、茶对人的美意.
  • 作者: 毛志成
    发表期刊: 2005年4期
    页码:  1
    摘要: 世上最苦的事是什么?有人回答说:写文章.是的,我们确实能举出许多被写文章、作诗弄得苦不堪言的例子.
  • 作者: 朱昌元
    发表期刊: 2005年4期
    页码:  4-6
    摘要: 一 我的家乡在浙江中西部的金衢盆地.也许是"微凹聚墨"的缘故吧,这个小小的盆地中积淀了丰厚的人文底蕴,涌现出了一大批著名的诗人、作家、学者,如初唐的骆宾王,南宋的陈亮,明初的宋濂,清初的李...
  • 作者: 朱于新
    发表期刊: 2005年4期
    页码:  7-8
    摘要: 课堂"讲""读"的"变味" 现在许多语文教师怕在课堂上"讲"得多了,结果该讲的地方也省略了;一些教师还"盲"无目的地让学生"读",而美其名曰:"以学生为主体"、"自读自悟".究其根本原因是...
  • 作者: 徐月琴
    发表期刊: 2005年4期
    页码:  9
    摘要: 一、"小组讨论"需要意义定位 首先,"小组讨论"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人的内心深处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总是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 作者: 唐万明
    发表期刊: 2005年4期
    页码:  10-11
    摘要: 笔者有幸观摩了一些新课改背景下的示范课,感觉有必要阐述一下"话题"与"问题"这两个概念的内涵与联系.因为无论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语文课堂教学理论体系中,"问题"与"话题"都是其中的核心概念;且...
  • 作者: 张心科
    发表期刊: 2005年4期
    页码:  12-13
    摘要: 一、思想萌芽期 虽然从孔子的"诗教",到梁启超的"兴小说",都在强调文学教育的重要意义,中间也出现过唐代的以诗赋取仕和宋代苏轼等人力主将诗赋纳入科考内容等史实,但在我国古代并没有单独的语文...
  • 作者: 徐飞
    发表期刊: 2005年4期
    页码:  14
    摘要: 文本解读中的还原可以述说为以下三方面: 文学文本由字、词、句、段逐层构建而成,它可能还原为对字、词、句、段的精确分析;文学文本是对客观世界的再(表)现,它可能还原为客观世界的呈现;文学文本...
  • 作者: 张毅
    发表期刊: 2005年4期
    页码:  15
    摘要: 相对于对上世纪50年代的文学课程的设置和教材建设的肯定性评价而言,现有的文献对50年代文学教学实践层面的评价大多持否定态度.
  • 作者: 刘建琼 史绍典 洪镇涛 秦训刚 郭元祥
    发表期刊: 2005年4期
    页码:  16-19
    摘要: 史绍典:我们离开新课标,新课标离开我们,都会有距离.一方面是我们对新课标的解读、领悟、推行,另一方面是新课标设定和站定的"高度",两者都存在实际的距离.
  • 作者: 金亦挺
    发表期刊: 2005年4期
    页码:  20-21
    摘要: 新课标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多向、开放和动态的对话、交流过程,因此,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要求教师在对文本进行静态的弹性预设的同时,更要追求课堂现场的有效生成.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版)基本信息

刊名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版) 主编 徐永平
曾用名 语文教学通讯B
主办单位 山西师范大学 山西省教委  主管单位
出版周期 月刊 语种
chi
ISSN 1004-6097 CN 14-1017/G4
邮编 030024 电子邮箱 txb@ywtd.com.cn
电话 0351-6378140 网址 www.ywtd.cn
地址 山西省太原市迎泽西收投语文报信箱《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版)评价信息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版)统计分析

被引趋势
(/次)
(/年)
学科分布
研究主题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