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扩增弓形虫主要表面抗原(P30)基因编码序列并进行重组表达方法 设计合成引物,从弓形虫基因组DNA中扩增P30基因编码序列,克隆入载体pGEM-T和pGEX-4T-1,经PCR和酶切筛选,测序验证后,进行诱导表达和Western blot鉴定结果 从弓形虫基因组DNA中扩增出P30基因编码序列,并诱导表达出能被兔抗弓形虫血清识别的重组P30 结论  P30克隆载体和GST融合表达载体的构建和P30的的成功表达,为进一步从基因水平和蛋白水平研究P30及进行诊断试剂和疫苗研究创造了条件。
推荐文章
弓形虫表面抗原SAG3基因片段克隆及序列测定
弓形虫
表面抗原SAG3
聚合酶链反应
基因克隆
序列测定
弓形虫表面抗原P22编码基因片段的克隆及序列测定
弓形虫P22表面抗原基因克隆序列测定
弓形虫表面抗原SAG2基因片段的克隆与原核表达
弓形虫
SAG2表面抗原
克隆
GST融合表达
免疫印迹
弓形虫表面抗原SAG3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弓形虫
表面抗原SAG3
基因克隆
蛋白表达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弓形虫主要表面抗原基因编码序列的扩增、克隆及原核融合表达
来源期刊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弓形虫P30克隆GST融合表达鉴定
年,卷(期) 2000,(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12
页数 4页 分类号 P382.5
字数 367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2694.2000.02.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余龙 复旦大学遗传所 64 387 11.0 17.0
2 游东生 安徽省蚌埠医学院检验系 2 15 1.0 2.0
3 沈继龙 安徽省蚌埠医学院检验系 2 15 1.0 2.0
4 马华 安徽省蚌埠医学院检验系 5 141 3.0 5.0
5 戴克胜 安徽省蚌埠医学院检验系 2 15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35)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5(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06(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07(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8(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0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弓形虫P30克隆GST融合表达鉴定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月刊
1002-2694
35-1284/R
大16开
福建省福州市津泰路76号
34-46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893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3847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