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弓形虫抗原GRA6.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从弓形虫昆山分离株和RH株总DNA中分别扩增到编码GRA6的基因,经DNA序列分析后导入表达载体PGEX-5X-3,然后在大肠杆菌BL21-CodonPlus(DE3)-RP中进行表达,以SDS-PAGE和Westen blotting进行鉴定,用GST亲和层析柱纯化表达产物.结果1.在我们所比较的336个碱基中,弓形虫昆山分离株与RH株之间碱基基本一致.2.得到一分子量为49kDa的融合蛋白,占大肠杆菌总蛋白的25.55%,通过Westen blotting证实,该重组抗原能被弓形虫感染的人特异性IgM和IgG血清所识别.结论1.弓形虫昆山分离株和RH株的GRA6基因片段几乎完全一致;2.在大肠杆菌中得到了高效表达的融合蛋白;3.该重组抗原能被弓形虫感染的人特异性IgM和IgG血清所别,可用于构建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的弓形虫病检测试剂盒.
推荐文章
中国4个弓形虫虫株GRA6基因的比较分析
弓形虫
GRA6
聚合酶链反应连接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
序列分析
弓形虫RH株致密颗粒蛋白GRA4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弓形虫
GRA4
PCR
基因克隆
原核表达
弓形虫GRA7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免疫分析
刚地弓形虫
致密颗粒蛋白7 (GRA7)
基因克隆
原核表达
免疫反应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弓形虫GRA6抗原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来源期刊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弓形虫 致密颗粒抗原-6 聚合酶链反应 基因表达
年,卷(期) 2003,(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0-54
页数 5页 分类号 R382.5
字数 423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2694.2003.02.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伟达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生物化学系 57 398 13.0 15.0
2 陆惠民 苏州大学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29 185 9.0 11.0
3 张惠琴 苏州大学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23 211 9.0 13.0
4 丁天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生物化学系 3 14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26)
二级引证文献  (19)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弓形虫
致密颗粒抗原-6
聚合酶链反应
基因表达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月刊
1002-2694
35-1284/R
大16开
福建省福州市津泰路76号
34-46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893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3847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