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高中语文第一册<琐忆>一文,有道练习题是"本文记叙了鲁迅的七次谈话,试仿照下表中对第一次谈话的概括,填写其余各项."在批阅作业时发现有不少学生的答案是惊人的相似和惊人的"正确"(与<教师教学用书>上的答案完全一样),一了解,果然好几个学生备有只供教师参考的<教师教学用书>.怎么办?是"堵"还是"导"?我以"导"的方法作了个尝试.
推荐文章
因势利导开展安全工作
法律
安全监督
责任
因势利导的教学点滴
小学语文
因势利导
教学经验
"因势利导法"治疗痛经62例
痛经
因势利导
治疗
将错就错因势利导
物理
错误
资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因势利导"一法
来源期刊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版)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01,(9) 所属期刊栏目 课堂寻真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
页数 1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楼学杰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版)
月刊
1004-6097
14-1017/G4
山西省太原市迎泽西收投语文报信箱《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835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332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