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分别对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法)、顶空吸附法(HSA法)和减压蒸馏萃取法(VDE法)提取绿茶香气后茶汤的主要生化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香气提取方法不同程度地影响绿茶和速溶绿茶主要生化成分的含量,其中SDE法和HSA 法的影响较大,SDE法引起儿茶素异构和降解,HSA 法影响可溶性单糖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但VDE法对绿茶主要生化成分的影响较小.感官审评结果也表明:经SDE法提取香气后的茶汤已完全没有原茶的滋味,其次是HSA 法,而VDE法提取香气后的茶汤尚有茶的滋味.
推荐文章
3个品种早春绿茶主要香气成分的比较
品种
香气成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
醇类
丹桂白茶加工过程主要生化成分的变化
丹桂
白茶
加工
生化成分
栗香绿茶香气萃取方法优化及其芳香成分分析
绿茶
板栗香型
挥发性成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
广西六垌野生工夫红茶加工过程中生化成分及香气成分变化趋势分析
六垌野生茶
工夫红茶
生化成分
香气成分
广西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香气提取方法对绿茶主要生化成分的影响
来源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茶叶香气 提取方法 生化成分 感官审评
年,卷(期) 2001,(4) 所属期刊栏目 茶叶科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2-294
页数 3页 分类号 S571.101|TS272.5+1
字数 236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7-1032.2001.04.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任春梅 湖南农业大学理学院 51 911 18.0 29.0
2 施兆鹏 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 84 2300 28.0 45.0
3 朱旗 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 67 880 16.0 2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8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7)
同被引文献  (120)
二级引证文献  (243)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8(7)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9(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0(20)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1(20)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2(2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13(3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7)
2014(3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0)
2015(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6(32)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26)
2017(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8(2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9(2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20(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茶叶香气
提取方法
生化成分
感官审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007-1032
43-1257/S
大16开
长沙市芙蓉区湖南农业大学内
42-157
195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18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7061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