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为了使 IDDQ 测试方法对 SOC(系统芯片)IC 能继续适用, 必须实现 SOC IDDQ 的可测试性设计, 解决因 SOC 设计的规模增大引起漏电升高问题. 方法传统的电路分块测试方法存在需要增加引腿代价, 因此是不实际的. 本文提出了一种通过 JTAG 边界扫描控制各个内核电源的 SOC IDDQ 可测试设计方法. 结果实验表明该设计不要求专门的控制引腿, 硬件代价是可忽略的. 结论本文提出的方法可有效地用于系统芯片的 IDDQ 测试.
推荐文章
CMOS电路IDDQ测试电路设计
IDDQ测试
测试方法
电流检测
CMOS电路
一种检测互连的IDDQ内建并行测试方法
边界扫描
IDDQ测试
并行内建自测试
CMOS电路IDDQ测试电路设计
IDDQ测试
测试方法
电流检测
CMOS电路
系统芯片的可测性设计
系统芯片
可测性设计
测试方法
测试存取机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系统芯片 IDDQ 可测试设计规则和方法
来源期刊 测试技术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系统芯片 可测试性设计 内核 IDDQ 测试
年,卷(期) 2002,(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2-166
页数 5页 分类号 TN407
字数 444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7449.2002.03.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义和 清华大学微电子学研究所 52 284 9.0 15.0
2 冯建华 清华大学微电子学研究所 51 794 13.0 2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系统芯片
可测试性设计
内核
IDDQ 测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测试技术学报
双月刊
1671-7449
14-1301/TP
大16开
太原13号信箱
22-14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837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1397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