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胃蛋白酶和2,4,6-三硝基苯磺酸分别测定大豆分离蛋白膜的消化率和赖氨酸有效性.结果表明,蛋白质的消化率和赖氨酸有效性随成膜溶液的pH升高而下降,并因一些增加蛋白质交联的物质如单宁、阿魏酸和过氧化氢的添加而降低.蛋白膜的机械特性与膜蛋白消化率和赖氨酸有效性存在一定负相关,即机械性能较强的膜,其消化率和赖氨酸有效性较低.不过,玉米淀粉似乎是个例外,它在改善膜机械特性的同时,也保持了大豆蛋白膜的营养.由于大豆分离蛋白制备成膜后,其消化率和赖氨酸有效性下降,因此将大豆蛋白膜称为生物可降解膜似乎比称作可食性膜更科学.
推荐文章
可食性大豆分离蛋白膜的研制
大豆分离蛋白
可食性膜
研制
低温储藏条件对大豆分离蛋白膜理化特性的影响
大豆分离蛋白膜
冷藏
冻藏
功能特性
多糖和交联剂在制备可食性大豆分离蛋白膜中的互作效应研究
可食性膜
大豆分离蛋白
果胶
葡萄糖
性能
模糊综合评判用于大豆分离蛋白膜制备工艺的优化
大豆分离蛋白膜
模糊综合评判
抗拉强度
断裂伸长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豆分离蛋白在成膜后的营养特性变化
来源期刊 食品科学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大豆分离蛋白 营养
年,卷(期) 2002,(4) 所属期刊栏目 营养卫生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9-142
页数 4页 分类号 TS2
字数 360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2-6630.2002.04.03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郭乾初 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生物与化学科技系 10 248 10.0 10.0
2 欧仕益 暨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系 235 3240 27.0 4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24)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35)
二级引证文献  (107)
199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6(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7(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8(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9(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0(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1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2(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3(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4(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5(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6(1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7(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8(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大豆分离蛋白
营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食品科学
半月刊
1002-6630
11-2206/TS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禄长街头条4号
2-439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602
总下载数(次)
4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