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庄子在<逍遥游(节选)>中一方面极力抹杀大鹏鸟、大椿与蜩与学鸠等的差别,说明其本质并无什么不同,都是有所待的;另一方面似乎又抑制不住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无法漠视两者的不同."之二虫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此小大之辩也".该如何理解这些矛盾?再有作者于文中一而再,再而三地描绘大鹏怒飞之状,这是赘笔吗?在思路上是否是一种简单的重复呢?笔者想从梳理作者的思路这一角度出发,为以上问题寻找到一种合理的解说.
推荐文章
《逍遥游》教学后记
逍遥游
自由
比喻
抱朴守拙
"无为"与"无待"--庄子《逍遥游》解
寓言
重言
卮言
无待
无为
从《逍遥游》看庄子的人生哲学
逍遥
小大之辩
精神自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冷眼热肠--关于庄子《逍遥游(节选)》的一种解读思路
来源期刊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版)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02,(5) 所属期刊栏目 教材研读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21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连中国 3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版)
月刊
1004-6097
14-1017/G4
山西省太原市迎泽西收投语文报信箱《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835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332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