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由于受传统教育观、教育内容、教育模式及评价体系的影响,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未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其结果是不能发挥思想品德课的教育作用,造成厌学.那么如何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呢?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应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教学的双重价值观,改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改革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构建主体性课堂评价体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使思想品德课能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习更有效.
推荐文章
论高校思想品德课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学方法
改革
影响力
感染力
创新性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实施策略
思想品德
教学生活化
教学方式
教学内容
试论思想品德课教学方法的创新
思想品德课
教学方法
增强思想品德课教学实效性的理论研究与实践
思想品德
实务
理论
实践
实效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德育课教学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育类高校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来源期刊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德育课 教学 突出 学生 主体
年,卷(期) 2004,(3) 所属期刊栏目 体育科研园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7-89
页数 3页 分类号 G641
字数 361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5950.2004.03.02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严海平 3 18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6)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德育课
教学
突出
学生
主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月刊
2096-5648
32-1882/G8
大16开
南京市孝陵卫灵谷寺路8号
200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52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1911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