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玄奘唯识新译与真谛唯识旧译,两者在前八识学说上没有多大的本质不同,最大的差异在于旧译立第九识,其目的在于混合唯识与如来藏,这与印度唯识本义是不同的。考其原因,实为解决净依问题,一则是因为对唯识在认识与方法论上尚未完备之故。因此与玄奘新译之主要区别反映在心识结构与心性理论、心性解脱理论、种姓、判教思想以及对依他起性质判定等问题上。总之可以认为真谛是用如来藏思想来解释唯识;玄奘新译唯识学是完备的唯识体系,它反映了印度唯识思想体系成熟时的思想意蕴,同时也体现了玄奘于唯识认识与方法论之贡献。所以他们之间的不同是两种思想体系间的差异。以往研究者认为新旧唯识是唯识观上无相与有相之差别的认识,其实是没有发现问题的实质。
推荐文章
试谈可译和不可译
翻译
可译性
不可译性
名词新译
名词
语境
语义联想场
“译”与“道”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文化视角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玄奘新译与真谛旧译两者唯识要义之比较
来源期刊 浙江佛教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玄奘 思想体系 心性理论 思想意蕴 发现问题 如来藏 方法论 认识 唯识学 研究者 印度 心识 判教
年,卷(期) 2005,(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1-60
页数 10页 分类号 B94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玄奘
思想体系
心性理论
思想意蕴
发现问题
如来藏
方法论
认识
唯识学
研究者
印度
心识
判教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浙江佛教
季刊
杭州市西湖区天竺路78-8号
出版文献量(篇)
626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