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我们成功地设计出一种新型的Si电子束蒸发器,并将它应用于Ge/Si(111)量子点的生长.由于采用悬臂式设计,它完全克服了高压短路的问题.电子束蒸发器的性能试验表明,稳定输出功率可以控制输出稳定的Si束流.应用这种电子束蒸发器可以在700 ℃,成功沉积出平整的单晶Si薄膜.进一步的试验表明,在这种缓冲层表面可以自组装生长出Ge量子点.
推荐文章
氧流量对电子束蒸发ITO薄膜特性影响的研究
氧流量
电子束蒸发
ITO
电阻率
透过率
超高真空电子束蒸发系统ULS400的技术改造及新应用
超高真空系统
电子束蒸发
恒温控制系统
纳米技术
一种新型的电子束焊机束流控制方式的研究
V/F
F/V转换
光导纤维传输
电子束焊接
束流控制
电子束蒸发制备的TiO2纳米柱的乙醇气敏性能研究
TiO2纳米柱材料
乙醇传感器
电子束蒸发
掠射角沉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一种新型Si电子束蒸发器的研制及其应用研究
来源期刊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电子束蒸发器 Si单晶薄膜 Ge量子点 原子力显微镜(AFM) 反射高能电子衍射(RHEED)
年,卷(期) 2005,(1) 所属期刊栏目 工业研究与应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5-78
页数 4页 分类号 O472+.1
字数 275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7126.2005.01.01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徐彭寿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 70 488 10.0 19.0
2 潘海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 5 50 3.0 5.0
3 刘金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 12 71 5.0 8.0
4 邹崇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 10 51 4.0 7.0
5 王科范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 8 45 3.0 6.0
6 张西庚 1 14 1.0 1.0
7 王文君 1 1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62)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8(1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09(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0(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1(1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2(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3(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4(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5(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电子束蒸发器 Si单晶薄膜 Ge量子点 原子力显微镜(AFM) 反射高能电子衍射(RHEED)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月刊
1672-7126
11-5177/TB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路93号万达广场9号楼614室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084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990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