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PDSOI CMOS SRAM单元的临界电荷(Critical Charge)是判断SRAM单元发生单粒子翻转效应的依据.利用针对1.2 μm抗辐照工艺提取的PDSOI MOSFET模型参数,通过HSPICE对SRAM 6T存储单元的临界电荷进行了模拟,指出了电源电压及SOI MOEFET寄生三极管静态增益β对存储单元临界电荷的影响,并提出了在对PDSOI CMOS SRAM进行单粒子辐照实验中,电源电压的最恶劣偏置状态应为电路的最高工作电压.
推荐文章
特征工艺尺寸对CMOS SRAM 抗单粒子翻转性能的影响
特征尺寸
临界电荷
LET阈值
单粒子翻转
CMOS SRAM
SRAM单元中子单粒子翻转效应的Geant4模拟
中子
单粒子翻转
Gcant4
特征尺寸
临界电荷
采用0.18μm CMOS工艺的多端口SRAM设计
多端口
单位线
SRAM
电流模式
栅氧退化效应下纳米级SRAM单元临界电荷分析
栅氧退化
软错误
SRAM单元
临界电荷
软错误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PDSOI CMOS SRAM单元临界电荷的确定
来源期刊 电子器件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临界电荷 单粒子翻转 PDSOI 寄生三极管 SRAM
年,卷(期) 2007,(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33-1136
页数 4页 分类号 TN47
字数 227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9490.2007.04.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海潮和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72 277 9.0 13.0
2 韩郑生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122 412 10.0 12.0
3 郭天雷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8 33 3.0 5.0
4 赵发展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13 109 5.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13)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临界电荷
单粒子翻转
PDSOI
寄生三极管
SRAM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电子器件
双月刊
1005-9490
32-1416/TN
大16开
南京市四牌楼2号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460
总下载数(次)
21
总被引数(次)
2764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