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论文引用近20年国际文献中有关PCK研究的第一手资料,以历史发展的脉络,分析PCK的产生是与三个不同时代的研究范例密切联系(teacher behaviour;teacher thinking and teacher knowledge);通过图表直观对比和分析若干构成要素和模式如Shulman(1986,1987),Grossman(1990,1995),Turner-Bisset(1999,2001),最后在讨论中提炼出一个新的PCK构成要素框架,并强调PCK的本质在于各种知识元素的有机结合,尤其是其中的学科专业知识,教学法知识,学生的知识必须融为一体,这种专家教师所具备的独特和综合专业知识,应当成为外语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重要依据之一。
推荐文章
论小学科学教师PCK的内涵及其发展策略
小学科学教师
PCK
内涵
发展
初中数学反比例函数PCK内涵解析
变量
反比例函数
数学模型
抽象思维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理解PCK:背景 要素 模式——对学科教学知识(PCK)近20年文献的综述(英文)
来源期刊 中国应用语言学:英文版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各种要素 学科知识 教学法知识 学生知识 专家教师
年,卷(期) 2007,(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4-93
页数 10页 分类号 H319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晓燕 广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8 23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各种要素
学科知识
教学法知识
学生知识
专家教师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应用语言学(英文)
季刊
2192-9505
10-1474/H
北京西三环北路19号外研社大厦配楼330
出版文献量(篇)
1709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