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4H-SiC雪崩光电探测器的Ti/Al/Au p型欧姆接触进行了详细的研究.通过线性传输线模型(LTLM)测得经930℃退火后欧姆接触的最小比接触电阻为5.4×10-4Ωcm2.分别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俄歇电子能谱(AES)、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X射线衍射谱(XRD)对退火前后的表面形貌、金属之间以及金-半接触界面之间相互反应及扩散情况进行测试与分析,发现了影响欧姆接触性能的主要原因.对采用此欧姆接触制备的4H-SiC雪崩光电探测器进行测试,发现器件的击穿电压约为-55 V,此时其p型电极处的电压降仅为0.82 mV,可以满足4H-SiC雪崩光电探测器在高压下工作的需要.
推荐文章
基于4H-SiC肖特基二极管的中子探测器
中子探测器
宽禁带半导体
4H-SiC
4H-SiC基紫外光电探测器研究进展
光电子学
4H-SiC
紫外光电探测器
n型4H-SiC欧姆接触特性
SiC
欧姆接触
特征接触电阻率
MESFET
退火
4H-SiC探测器的γ辐照影响研究
4H-SiC探测器
γ辐照
I-V特性
α探测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用于4H-SiC雪崩光电探测器p型欧姆接触的研究
来源期刊 量子电子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光电子学 4H-SiC p型欧姆接触 X射线光电子能谱 雪崩光电探测器
年,卷(期) 2007,(6) 所属期刊栏目 光电技术与材料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43-747
页数 5页 分类号 TN304.2
字数 293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5461.2007.06.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正云 厦门大学物理系 33 190 7.0 12.0
5 陈厦平 厦门大学物理系 12 59 5.0 7.0
6 朱会丽 厦门大学物理系 4 31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5)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光电子学
4H-SiC
p型欧姆接触
X射线光电子能谱
雪崩光电探测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量子电子学报
双月刊
1007-5461
34-1163/TN
大16开
安徽省合肥市1125邮政信箱
26-89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856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782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