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目的:研究建立无砟轨道结构动力学性能评估的方法和手段.研究方法:应用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建立列车-无砟轨道空间耦合振动模型,从而导出弹性地基上轨道板的运动方程;应用开发的无砟轨道动力学仿真软件TRACKDYNA,系统地研究评估遂渝线综合试验段无砟轨道及其过渡段的动力学性能.研究结果:快速客车、重载货车以及普通货车通过路基上板式轨道时,轮轨垂向力、轮轨横向力、脱轨系数、轮重减载率、CA砂浆动应力、路基面动应力等动力学指标均小于容许值.研究结论:遂渝线无砟轨道结构动力学性能满足设计要求,过渡段结构设计方案是合理的;对于双块式轨道过渡段,适当降低2种轨道连接点处双块式轨道前几个扣结点的轨下胶垫刚度,可改善过渡段的动力学性能.
推荐文章
遂渝线无碴轨道桩板结构路基动力响应现场试验研究
高速铁路
无碴轨道
桩板结构路基
动力响应
现场试验
时速140km轨道车动力学性能仿真分析
轨道车
动力学性能
仿真
遂渝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砂浆换填支撑方案研究
无砟轨道
纵连板
砂浆离析
换填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遂渝线无砟轨道动力学性能研究
来源期刊 铁道工程学报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遂渝线 无砟轨道 轨道过渡段 动力学性能
年,卷(期) 2007,(8) 所属期刊栏目 路基与轨道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9-43,57
页数 6页 分类号 U238
字数 340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2106.2007.08.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蔡成标 92 2238 31.0 45.0
2 颜华 46 347 10.0 16.0
3 姚力 31 232 8.0 1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33)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5)
同被引文献  (28)
二级引证文献  (69)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6)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7)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1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3(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4(10)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5(1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6(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7(16)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8(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2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遂渝线
无砟轨道
轨道过渡段
动力学性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铁道工程学报
月刊
1006-2106
11-3567/U
16开
北京市复兴路69号中国中铁广场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282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4361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