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选择苯丙氨酸、亮氨酸、缬氨酸、甘氨酸和精氨酸组成混合物,以适当的氨基酸/还原糖配比,分别与葡萄糖、果糖在120℃下反应15 min制备得到可可香料.利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imultaneous Distillation and Extraction,SDE)对可可香料进行萃取,然后利用气相质谱联用仪(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scopy,GC-MS)对可可香料中的挥发性致香成分进行测定,比较了葡萄糖和果糖对反应型可可香料的风味贡献.结果表明,两种反应产物中均具有可可的主要挥发性香气成分,如3-甲基正丁醛、苯乙烯、甲基吡嗪、苯甲醛、苯乙醛、苯乙酮、5-甲基-2-异丙基-2-己烯醛、糠醛等.同时发现,果糖有利于能产生更多的吡嗪类物质(如烷基吡嗪),而葡萄糖则有助于醛类物质的形成.
推荐文章
反应型可可香料的氨基酸和还原糖的Plackett-Burman设计筛选
Plackett-Burman设计
氨基酸
还原糖
可可风味
美拉德反应
谷氨酸和葡萄糖的Maillard反应
Maillard反应
葡萄糖
谷氨酸
烟草
增香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葡萄糖和果糖对反应型可可香料致香成分形成的影响
来源期刊 食品工业科技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葡萄糖 果糖 反应型可可香料 挥发性成分 同时蒸馏萃取 GC/MS法
年,卷(期) 2007,(1) 所属期刊栏目 食品添加剂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5-188
页数 4页 分类号 TS2
字数 223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0306.2007.01.06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正行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 171 2165 25.0 38.0
2 罗昌荣 华宝食用香精香料(上海)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16 117 6.0 10.0
3 吴跃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 3 33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9)
二级引证文献  (6)
196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葡萄糖
果糖
反应型可可香料
挥发性成分
同时蒸馏萃取
GC/MS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食品工业科技
半月刊
1002-0306
11-1759/TS
大16开
北京永外沙子口路70号
2-399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192
总下载数(次)
118
总被引数(次)
20009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