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运用汽车动力学,考虑车辆在长大纵坡下坡路段加速性能,假设减速带减速效果已知,以车速不超过道路设计车速为前提,进行振动减速带设置间距的研究,得出了在不同的设计车速、不同纵坡坡度下,振动减速带的设置间距.分析显示,车速越高,振动减速带设置间距与纵坡的关系越明显.并以武汉长江隧道为例,比较了普通路面、防滑路面及设置减速带后汽车行驶速度曲线,结果表明,减速带可以有效地降低车速.最后,对研究进行了讨论.
推荐文章
汽车减速带的最优设置分析
汽车减速带
圆弧模型
减速带分布模型
小客车通过减速带时地面振动信号的差异性分析
小客车
振动时间
振动强度
振动频率
双稳态减速带能量捕获装置动力学特性研究
双稳态
减速带
能量捕获
输出功率
大幅运动
基于刚柔耦合的RV减速器动力学仿真研究
RV减速器
刚柔耦合
传动精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汽车动力学的振动减速带设置间距研究
来源期刊 交通科技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振动减速带 汽车动力学 设置间距
年,卷(期) 2008,(1) 所属期刊栏目 交通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1-103
页数 3页 分类号 U4
字数 258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3/j.issn.1671-7570.2008.01.03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管菊香 武汉理工大学交通学院 13 169 8.0 13.0
2 朱顺应 武汉理工大学交通学院 90 755 16.0 23.0
3 孙琴梅 武汉理工大学交通学院 5 53 4.0 5.0
4 刘兵 武汉理工大学交通学院 10 49 4.0 7.0
5 彭武雄 武汉理工大学交通学院 9 75 3.0 8.0
6 许源 武汉理工大学交通学院 11 102 5.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83)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6)
同被引文献  (18)
二级引证文献  (44)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0)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4(11)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5(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7(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8(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振动减速带
汽车动力学
设置间距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交通科技
双月刊
1671-7570
42-1611/U
大16开
武汉市武昌和平大道1178号
38-77
197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827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2052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