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18个乌龙茶品种为材料,对其花器的主要形态性状进行调查分析,并对其多样性和显著性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8个乌龙茶品种的花器性状品种内表现稳定,差异不显著;品种间差异显著,变异幅度较大,多样性丰富.这为今后研究这些品种间的系统发育、遗传、分类和寻找低开花结实的茶树种质提供了参考.
推荐文章
乌龙茶种质叶片微形态特征的扫描电镜观察
乌龙茶
种质
叶片
微形态
扫描电镜
福建乌龙茶Zn质量分数的分析
乌龙茶
Zn的质量分数
产区
季节
品种
级型茶
黔南州主栽茶树品种加工乌龙茶关键技术
贵定鸟王种
福鼎大白
乌龙茶
加工工艺
产品特征
绿茶、红茶、乌龙茶和白茶中主要代谢产物的差异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
茶叶加工
不同茶类
儿茶素组分
氨基酸组分
芦丁
咖啡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乌龙茶品种(系)花器主要形态性状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茶叶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乌龙茶品种 花器 形态性状
年,卷(期) 2008,(11) 所属期刊栏目 试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30
页数 3页 分类号 S5
字数 280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3150.2008.11.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荣冰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40 262 9.0 15.0
2 陈常颂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36 267 9.0 15.0
3 王秀萍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17 120 6.0 10.0
4 游小妹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22 182 6.0 13.0
5 陶湘辉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8)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3)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乌龙茶品种
花器
形态性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茶叶
月刊
1000-3150
33-1117/S
16开
浙江省杭州市梅灵南路9号
32-34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487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221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