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湖北海棠叶中黄酮类化合物为研究对象,采用乙醇回流提取法,用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温度以及提取时间为主要考查因素,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湖北海棠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溶液体积分数为50%,料液比为1:20,在80℃水浴条件下提取3 h.通过定期测定猪油样品过氧化值(POV)的变化,研究了湖北海棠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性能.湖北海棠叶中黄酮类化合物对猪油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且随着其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大.
推荐文章
黄皮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性研究
黄皮叶
黄酮类化合物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羟自由基
清除率
抗氧化性
自氧化作用光度法测定鱼腥草中黄酮类化合物
鱼腥草黄酮类化合物
自氧化
测定
银杏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银杏叶
黄酮类化合物
提取方法
药理作用
肉苁蓉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及抗氧化性能研究
肉苁蓉
黄酮
超声波
抗氧化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湖北海棠叶中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来源期刊 农产品加工·学刊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湖北海棠叶 黄酮类化合物 抗氧化作用
年,卷(期) 2008,(4) 所属期刊栏目 试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8-39,54
页数 3页 分类号 TS201.2
字数 191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9646-B.2008.04.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费永俊 长江大学园艺园林学院 156 869 16.0 19.0
2 张欣 长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19 83 5.0 8.0
3 魏伟 长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6 37 3.0 6.0
4 闫吉平 长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1 20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1)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196)
二级引证文献  (13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1(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2(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3(1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4(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5(1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6(1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7(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8(2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19(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20(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湖北海棠叶
黄酮类化合物
抗氧化作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农产品加工(上半月)
月刊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520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3198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