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硅的局部氧化技术以及湿法刻蚀技术,利用2.6 μm的光刻掩模板在n型硅片上形成了栅极孔径为1 μm的场发射阴极的栅极空腔阵列,实现了用大阵点尺寸的栅极掩模板制备较小尺寸栅孔阵列.硅的湿法刻蚀溶液采用各向同性的硝酸和氢氟酸混合溶液,刻蚀后空腔的深度和宽度均随刻蚀时间线性增加.同时,由于刻蚀溶液具有较高的Si/SiO2 刻蚀选择比,栅极孔径随刻蚀时间增大的速度远低于深度和宽度增大的速度,栅极孔径主要取决于掩模的尺寸和氧化层的厚度.通过选择掩模板的尺寸以及氧化层的厚度,采用局部氧化技术和湿法刻蚀技术能够制备出微米或亚微米的场发射阴极的栅极空腔阵列.
推荐文章
场发射冷阴极微栅孔阵列制备技术
微机电系统
自组装
微孔阵列
场发射冷阴极
场致发射阵列阴极制备工艺研究
场发射阵列阴极
钼尖锥
六硼化镧
硅阵列
平栅型双层膜的场致发射性能研究
平栅结构
场发射
双层膜
SnO2
LaB6场发射阵列牺牲层制备工艺
六硼化镧
场发射
牺牲层
溅射
ZnO-Al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场发射栅孔阵列的制备
来源期刊 强激光与粒子束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场发射阵列 栅极孔 局部氧化 湿法刻蚀
年,卷(期) 2008,(1) 所属期刊栏目 粒子束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0-142
页数 3页 分类号 TL530.3|O462.1
字数 1720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成建波 电子科技大学光电信息学院 53 414 11.0 16.0
2 祁康成 电子科技大学光电信息学院 65 340 10.0 14.0
3 林祖伦 电子科技大学光电信息学院 76 442 10.0 15.0
4 曹贵川 电子科技大学光电信息学院 22 97 5.0 9.0
5 董建康 电子科技大学光电信息学院 3 8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3)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场发射阵列
栅极孔
局部氧化
湿法刻蚀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强激光与粒子束
月刊
1001-4322
51-1311/O4
大16开
四川绵阳919-805信箱
62-76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833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6166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