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进一步研究已发现的美洲大蠊新基因Parcxpwxxq01,我们采用BLASTp,ORF Finder,ProtScale,ScanProsite和Tmpred Server等软件或数据库进行相似性比较、开放读码框预测和编码蛋白质的功能等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该序列进行特征分析和功能预测,以获得该基因及其编码的蛋白质的更多功能提示.结果发现得到的Parcxpwxxq01序列是该基因的全长序列,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是一碱性跨膜蛋白,该蛋白质可能为美洲大蠊的药用有效成分,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推荐文章
美洲大蠊i型溶菌酶基因的克隆及其功能预测
美洲大蠊
溶菌酶
异构肽活性
抑菌活性
美洲大蠊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
美洲大蠊
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克隆
序列分析
原核表达
美洲大蠊黄酮提取工艺条件研究
美洲大蠊
黄酮
提取工艺
最佳条件
美洲大蠊特异性抗原的蛋白印迹分析
美洲大蠊
抗原
SDS-PAGE
Western-blotting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美洲大蠊新基因Parcxpwxxq01的分析及功能预测
来源期刊 生物信息学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美洲大蠊 新基因 编码 生物信息学 基因功能预测
年,卷(期) 2009,(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7-139
页数 3页 分类号 Q75
字数 253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5565.2009.02.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肖小芹 17 183 5.0 13.0
5 杨特清 3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3)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美洲大蠊
新基因
编码
生物信息学
基因功能预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物信息学
季刊
1672-5565
23-1513/Q
大16开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西大直街92号哈尔滨工业大学邵逸夫科学馆一楼
14-14
200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37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46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