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建立Dystrophin基因缺失检测的DNA微阵列技术,并优化其构建及应用中的关键技术条件.方法 提取样品基因组DNA,Klenow法随机引物扩增同时FITC荧光标记,并比较生物素标记法.将FITC荧光标记的核酸点样于不同方法活化处理的玻片上并用不同浓度的盐溶液洗脱,测试对DNA固定效率的影响.以分子克隆法获得的Dystrophin基因18个易缺失外显子cDNA片段为探针、APES和poly-Lys联合处理的玻片为基片,制备简易微阵列.分别与DMD/BMD患者及健康人荧光标记的基因组DNA杂交,检测微阵列的质量和评估结果的可靠性.结果 APES和poly-Lys联合处理的玻片对核酸固定效率最高,核酸在洗涤过程中的脱落程度随洗液盐浓度的增加而增大;FITC标记步骤简便,生物素标记相对烦琐,但生物素标记杂交后的荧光强度明显高于FITC标记;微阵列杂交信号信噪比较好,各种对照结果满意,检测结果与PCR一致.结论 优化了DNA微阵列构建及应用过程中基片表面活化、探针固定、靶基因DNA扩增标记、杂交条件、杂交信号检测分析等方法,为更好地应用微阵列进行Dystrophin基因诊断奠定基础.
推荐文章
DNA微阵列对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基因缺失检测的分析
肌营养不良/遗传学
DNA
基因缺失
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在出生缺陷新生儿中的应用研究
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
出生缺陷
染色体拷贝数
诊断
港口航道致病性细菌检测微阵列基因芯片的研制
致病性细菌
港口航道
基因芯片
检测
cDNA微阵列在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中的应用
微阵列
表达谱
功能基因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Dystrophin基因缺失检测微阵列构建及应用中技术优化的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DNA微阵列 Dystrophin基因 DMD/BMD 条件优化
年,卷(期) 2009,(5) 所属期刊栏目 分子、生化遗传学与PCR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27
页数 3页 分类号 R394.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4)
共引文献  (26)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0(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DNA微阵列
Dystrophin基因
DMD/BMD
条件优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月刊
1006-9534
11-3743/R
大16开
北京市100039信箱651分箱
80-418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432
总下载数(次)
1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