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转喻研究似乎一直处于隐喻的阴影中,居次要地位.从隐喻和转喻的定义及一般特征入手,以动词短语、熟语、通感形容词等为例,从二者的功能、产生的基础、映现发生的范围、映现的方向、形式差异、映现与突显、推理的假设性和判定的主观性等方面探讨区分二者的若干标准以及存在的分歧和问题,并强调转喻在人类认知模式中的基础性地位,并揭示隐喻和转喻这两种基本的认识模式的本质特征及其区分.
推荐文章
从意象图式解析中医词汇的隐喻和转喻
中医词汇
认知语言学
隐喻和转喻
意向图式
隐喻与转喻在产品设计的运用
隐喻
转喻
产品设计
价值
概念转喻和委婉语的认知研究
概念转喻
委婉语
理想化认知模型
"脸"的隐喻与转喻——基于"脸"的汉英语料对比研究
隐喻
转喻
身体隐喻
映射
意象图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隐喻和转喻的区分:研究现状和分歧
来源期刊 外国语文(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隐喻 转喻 区分标准 熟语 映现
年,卷(期) 2009,(1) 所属期刊栏目 外国语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1-88
页数 8页 分类号 H314.1
字数 852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6414.2009.01.016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8)
共引文献  (1456)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0)
同被引文献  (90)
二级引证文献  (77)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7)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7)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1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3(18)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4(1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5(18)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6(17)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7(10)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14)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9(8)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隐喻
转喻
区分标准
熟语
映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外国语文
双月刊
1674-6414
50-1197/H
大16开
重庆市沙坪坝区
78-95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04
总下载数(次)
1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