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仿真技术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提供了重要手段,精确高效的车流到达模型是成功实现交通仿真的关键.在分析车流到达模型和车头时距概率分布规律的基础上,采用反函数法求解模型的概率分布函数产生随机数,并根据求解和仿真的需要用C#编程语言构建车流产生器、车辆等数据结构并实现算法.最后利用GDI+图形接口实现模型的仿真、检验计算的正确性和效率.
推荐文章
IP流到达分布研究
大规模网络
IP流
到达时间间隔
自相关性
流长相关性
列车到达晚点对技术站车流接续影响仿真分析
到达晚点
技术站
车流接续
仿真
基于车流到达波动分析的协调控制评价方法
协调控制
车流到达率
周期
相位差
波动
编组站出发车流推算建模与求解
铁路运输
车流推算
编组站
混合整数规划
分枝定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车流到达模型的求解与仿真研究
来源期刊 交通信息与安全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车流到达模型 负指数分布 反函数法 微观仿真
年,卷(期) 2009,(6) 所属期刊栏目 方法研究与探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1-74
页数 4页 分类号 U491
字数 258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09.06.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刚 同济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96 924 16.0 28.0
2 陈雨人 同济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61 358 10.0 1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车流到达模型
负指数分布
反函数法
微观仿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交通信息与安全
双月刊
1674-4861
42-1781/U
大16开
武汉市武昌和平大道1178号
38-94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39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2957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