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列车运行图中加入合适的缓冲时间对减少列车晚点和晚点传播而言很重要.为寻找缓冲时间的合理取值,以某一列车的源发晚点造成其后续列车继发晚点的总时间为评价指标,将列车源发晚点分为进站晚点和出站晚点两个部分来进行讨论.作者分别描绘了在这两种情况下评价指标随缓冲时间的变化趋势,通过寻找曲线变缓的临界区段来确定缓冲时间的合理取值情况.假设进出站时发生源晚点的第一列车的晚点概率服从负指数分布,研究表明在进站情况下,缓冲时间的合理取值只与具体的车站晚点参数有关,并随其增大而减小;在出站情况下,缓冲时间的合理取值与车站晚点参数的关系不大,而与最小列车间隔时间的大小有关,并随其增大而增大.综合进出站情况,取列车在一个车站出发情况与在下一个车站到达情况的两个缓冲时间合理取值的较大者为最终缓冲时间的合理取值.
推荐文章
关于我国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缓冲时间的研究
高速铁路
列车运行图
动态性能
缓冲时间
基于列车运行时间偏离的地铁列车运行图缓冲时间研究
地铁列车
追踪列车间隔时间
时间偏离
列车运行图
缓冲时间
概率模型
列车运行图稳定性研究综述
列车运行图
稳定性
研究综述
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结构优化研究
铁路运输
列车运行图
遗传算法
高速铁路
通过能力
旅行商问题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列车运行图缓冲时间合理取值研究
来源期刊 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缓冲时间 合理取值 源发晚点 继发晚点
年,卷(期) 2010,(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6-61,81
页数 分类号 U292.4+1
字数 342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4747.2010.03.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宗平 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 62 1120 19.0 32.0
2 宗俊雅 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 3 42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4)
同被引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43)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12)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7(11)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8(1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缓冲时间
合理取值
源发晚点
继发晚点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
季刊
1672-4747
51-1652/U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西南交通大学九里校区
200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66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1126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