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确定大黄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方法:以大黄多糖的含量为指标,以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料液比为因素,利用正交试验法进行试验设计,对传统水提-醇沉法提取大黄多糖的工艺进行优化研究.结果:大黄粗多糖得率最高的提取条件是:提取时间3h,提取温度95℃,料液比1:30;大黄粗多糖纯度最好的条件是:提取时间1 h,提取温度95℃,料液比1:10,乙醇沉淀大黄多糖的最佳浓度是80%.结论:本方法实验结果可作为提取大黄多糖最佳工艺的依据.
推荐文章
延龄草多糖水提醇沉工艺研究
延龄草多糖
正交实验
水提醇沉法
水提—醇沉法提取佛手粗多糖的最佳工艺研究
佛手粗多糖
传统方法
提取工艺
正交试验
统计分析
水提醇沉法提取半枝莲粗多糖中总糖含量的最佳工艺研究
半枝莲粗多糖
传统方法
提取工艺
正交试验
正交试验法优选流苏石斛多糖的水提工艺研究
石斛多糖
正交试验设计
提取工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黄粗多糖传统水提-醇沉法最佳工艺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食物与营养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大黄 多糖 水提醇沉 工艺研究
年,卷(期) 2010,(1) 所属期刊栏目 新技术新产品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2-65
页数 4页 分类号 TS2
字数 126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9577.2010.01.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纪跃芝 35 217 9.0 13.0
2 纪耀华 34 288 10.0 15.0
3 孙莹 42 339 9.0 1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54)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56)
二级引证文献  (69)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6(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7(1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8(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9(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20(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大黄
多糖
水提醇沉
工艺研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食物与营养
月刊
1006-9577
11-3716/TS
大16开
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
82-597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165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4459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