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基于金属诱导晶化方法,利用直流磁控溅射离子镀技术制备了Al-Si、Cu-Si和Ni-Si薄膜.采用真空退火炉和X射线衍射仪于不同温度下对样品进行了退火试验并分析了退火后薄膜物相结构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Al诱导SAi薄膜晶化的效果最好,Cu次之,Ni诱导Si薄膜晶化的效果较差;AI可在退火温度为400℃时诱导Si薄膜晶化,且随退火温度的升高Si的平均晶粒尺寸增大;Cu-Si薄膜的内应力较大和Ni-Si薄膜中Ni/Si界面处难以形成NiSi2是Cu、Ni诱导Si薄膜晶化效果较差的主要原因.
推荐文章
退火对Ge诱导晶化多晶Si薄膜结晶特性的影响
多晶硅薄膜
非晶硅
诱导晶化
退火时间对铝诱导非晶硅薄膜晶化过程的影响
退火时间
非晶硅薄膜
晶化
扩散
Ni金属诱导晶化非晶硅(a-Si:H)薄膜
氢化非晶硅
多晶硅
金属诱导晶化
金属诱导横向晶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退火温度对Al、Cu、Ni诱导Si薄膜晶化进程的影响
来源期刊 金属热处理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硅薄膜 退火 晶化过程 扩散
年,卷(期) 2010,(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3-36
页数 分类号 TM914.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蒋百灵 西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41 5240 40.0 64.0
2 杨波 西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35 246 8.0 14.0
3 李洪涛 西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3 146 8.0 10.0
4 蔡敏利 西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 12 2.0 2.0
5 苗启林 西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 12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3)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硅薄膜
退火
晶化过程
扩散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金属热处理
月刊
0254-6051
11-1860/TG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学清路18号北京机电研究所内
2-827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103
总下载数(次)
47
总被引数(次)
5601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