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Nida说过:“翻译就是交际”,这种交际是译者与原文作者之间的跨文化交流.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既要顺应原作者的语言结构和语言语境,又要考虑到译文读者所处的文化语境.事实上,译者很难做到让原文与译文的内容完全对等,当译者在目的语中找不到与原文意思完全对等的词语时,创造性叛逆就帮助译者作出了成功的顺应.本文对新近提出的两个翻译理论“创造性叛逆(Creative Treason)”和“语言顺应理论(Theory of Linguistic Adaptation)”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并将其运用于实例中,通过分析美国女作家凯特·肖邦的小说《一小时的故事》的两篇中文译本,作者得出翻译是译者创造性地选择与顺应的过程这一结论.
推荐文章
创造性叛逆视角下英文人名翻译研究
创造性叛逆
人名翻译
“度”的把握
《我不是潘金莲》英译本中的创造性叛逆研究及其启示
创造性叛逆
《我不是潘金莲》
接受环境
词元理论在旅游英语翻译创造性应用中的体现
词元理论
旅游英语
创造性
翻译应用
从翻译过程看译者主体性的发挥
主体性
创造性叛逆
主体间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从语言顺应理论分析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来源期刊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创造性叛逆 顺应论 翻译 《一小时的故事》
年,卷(期) 2011,(2) 所属期刊栏目 教育与教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9-120
页数 分类号 G4
字数 212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4490.2011.02.05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帆 贵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3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409)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创造性叛逆
顺应论
翻译
《一小时的故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季刊
1009-4490
14-1263/N
大16开
山西省临汾市
22-179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48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842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