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豆豉是一种发酵型豆制品,经过微生物的发酵,豆豉的营养成分含量大大提高,在加工过程中其营养成分变化的研究对豆豉的生产工艺改进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研究永川豆豉生产过程中不同时期的水分含量、总酸、氨基酸态氮含量、蛋白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水分含量在制曲阶段由52.30%下降到32.91%,在后发酵阶段保持在50%左右;总酸含量在后发酵初期增加较快后期较慢,最终达到豆豉成熟时的2.12g/100g(以乳酸汁).在豆豉成熟过程中,由于微生物的作用,氨基酸态氮含量比原料中的明显增多,由最初的0.18g/100g提高到0.98g/100g;3种蛋白酶中的酸性蛋白酶在制曲初期活性快速上升,而中性、碱性蛋白酶则是在制曲过程中随着毛霉的繁殖活性逐渐增大,进入发酵阶段后,由于食盐的添加,导致3种酶的活性快速下降.
推荐文章
永川豆豉发酵过程中质构色泽形成规律
永川豆豉
质构
色泽
形成规律
永川豆豉发酵过程中香气的变化
永川豆豉
酱香
风味物质
机理
永川毛霉型豆豉在发酵过程中微生物总量与区系变化规律
永川豆豉
微生物区系
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永川豆豉在传统发酵过程中基本成分及蛋白酶活性变化
来源期刊 食品科学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永川豆豉 总酸 氨基酸态氮 蛋白酶活性
年,卷(期) 2011,(1) 所属期刊栏目 生物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7-180
页数 分类号 TS214.2
字数 273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索化夷 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 47 473 10.0 21.0
5 阚健全 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 14 169 7.0 13.0
7 卢露 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 5 81 4.0 5.0
11 吴佳敏 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 6 89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3)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3)
同被引文献  (141)
二级引证文献  (90)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9)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12)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7(1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8(19)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9(34)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28)
2020(2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9)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永川豆豉
总酸
氨基酸态氮
蛋白酶活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食品科学
半月刊
1002-6630
11-2206/TS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禄长街头条4号
2-439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602
总下载数(次)
47
总被引数(次)
34840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