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一般来说,事物发展的过程都可以划分为若干阶段,人的认识过程也是如此。大约从延安时代起,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便普遍认为,认识过程应划分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发展阶段。新中国成立后。认识过程“两阶段论”成为我国政治界和学术界的共识,并通过各种方式灌输给广大干部和群众。受此影响,历史教学界也一致认为.历史认识过程应分为历史感性认识和历史理性认识两个阶段。作为历史教学界中的一员,笔者自然也不例外,以往一直视历史认识过程“两阶段论”为真理。
推荐文章
中学历史教学反思的三个阶段
中学历史教学
教学能力
教学反思
指导学生练笔的三个阶段
作文
学生
挂图
中学历史教学反思的三个阶段
中学历史教学
教学能力
教学反思
空间数据系统发展的三个阶段
空间数据系统
云遥测
空间云数据系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略谈历史认识过程的三个阶段
来源期刊 中学历史教学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认识过程 历史理性 感性认识 历史教学 马克思主义 新中国成立 事物发展 延安时代
年,卷(期) 2012,(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6
页数 3页 分类号 G633.51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冯一下 成都大学师范学院 80 19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认识过程
历史理性
感性认识
历史教学
马克思主义
新中国成立
事物发展
延安时代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学历史教学
月刊
1009-3435
44-1142/G4
16开
广东省广州市中山大道西55号华南师范大学
46-79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110
总下载数(次)
51
总被引数(次)
256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