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民机典型机身段客舱下部结构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结构坠撞有限元模型,利用LS-Dyna软件进行了结构能量吸收特性分析.基于吸能结构思想,以降低传递到客舱地板的加速度载荷为设计目标,提出了一种民用飞机客舱地板下部结构吸能设计方法.设计制造了全尺寸的吸能结构试件,并进行了垂直坠撞试验.为评估坠撞分析与试验的相关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能量的能量吸收特性评估方法.首先对预试验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相关性分析,根据相关性分析结果对分析模型进行了修正.修正后坠撞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的相关性表明,乘员质心处的平均加速度响应峰值误差为16.44%,最大平均反弹速度误差为10.53%,修正后模型的总体刚度与实际结构一致,分析获得的结构总体变形模式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但能量吸收时间和加速度峰值出现的时间与试验结果相比误差较大,表明结构连接失效等结构建模细节对计算结果有显著的影响.
推荐文章
民用飞机客舱地板下部吸能结构坠撞特性评估
结构适坠性
吸能结构
有限元
撞击
动响应
民机客舱颗粒污染物传播规律数值仿真及分析
颗粒污染物
数值模拟
人体舒适度
天花板送风
地板送风
置换送风
压电智能结构疲劳裂纹扩展试验研究
压电
疲劳裂纹扩展
智能结构
高速列车吸能结构设计和耐撞性分析
固体力学
耐撞性
有限元方法
吸能结构
高速列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民机客舱下部吸能结构分析与试验相关性研究
来源期刊 航空学报 学科 航空航天
关键词 民用飞机 吸能设计 吸能结构 坠撞试验 适坠性
年,卷(期) 2012,(12) 所属期刊栏目 固体力学与飞行器总体设计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02-2210
页数 9页 分类号 V271.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侠生 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 28 262 10.0 15.0
3 牟让科 26 160 8.0 11.0
4 马君峰 10 62 3.0 7.0
5 周苏枫 12 45 3.0 6.0
6 刘小川 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 4 61 4.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19)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73)
二级引证文献  (35)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7(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8(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1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8)
2020(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民用飞机
吸能设计
吸能结构
坠撞试验
适坠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航空学报
月刊
1000-6893
11-1929/V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7号
82-148
196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543
总下载数(次)
27
总被引数(次)
9209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