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语文教学的基础是带领学生完成文本解读。文本的情趣要素与生活情趣是相辅相成,甚至互为镜像与因果。然而。文本反映的是人类的心灵史,生活表现的却是进行时。由于时代文化的变迁,儿童阅历和文本作者的阅历也存在差异,文本情趣要素与儿童已知的生活情趣之间并不完全是一一对应的,有赖于教者的智慧创造.搭一座情趣迁移之桥,唤醒儿童的生活积累,才能通过语文教学来启迪灵性、发展智慧,抵达涵泳于文本情趣的境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情趣,阅读课的审美走向——以《桂花雨》一课为例
来源期刊 江苏教育:小学教学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生活情趣 《桂花雨》 审美走向 阅读课 文本解读 语文教学 时代文化 存在差异
年,卷(期) 2012,(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0-50
页数 1页 分类号 G623.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宋晓丽 28 7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生活情趣
《桂花雨》
审美走向
阅读课
文本解读
语文教学
时代文化
存在差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江苏教育:小学教学
月刊
1005-6009
32-1410/G4
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28-1
出版文献量(篇)
3747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