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前不久。笔者有幸参加了一次市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评活动。无巧不成书,有两位老师不约而同地执教了同一篇课文——苏教版国标本教材第十册中的第26课《水》。尽管教学的内容一致,但纵观学生的课堂表现.两节课却大相径庭。一堂课学生学习兴趣盎然,课堂上大家各抒己见,争着表达自己的见解;而另一堂课呢。课堂气氛沉闷而压抑。课堂发言的学生寥寥无几。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两节课出现了如此大的差距呢?是学生的基础不同?还是教师对文本的把握不够准确、深入?仔细进行对比研究.我发现其中的“问题”所在了:学生课堂表现沉闷、不能畅所欲言的根由就在于教师备课时精心准备的“问题”。
推荐文章
对新劳动合同法之我见
新劳动合同法
生物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问题情境
生物教学
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问题
提出问题
课堂效率
求知欲
学生
网络"人肉搜索"中的道德观研究
网络
人肉搜索
道德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一石”如何激起“千层浪”——由两节同题课引发的思考
来源期刊 江苏教育:教育管理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课堂教学 青年教师 课堂表现 学习兴趣 课堂气氛 课堂发言 学生 《水》
年,卷(期) 2012,(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36
页数 2页 分类号 G424.21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丁一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课堂教学
青年教师
课堂表现
学习兴趣
课堂气氛
课堂发言
学生
《水》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江苏教育
其它
1005-6009
32-1410/G4
大16开
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28-1 28-2 28-486 28
195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755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2176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