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采用射频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rf-PECVD)技术在单晶硅衬底上沉积了两个系列的硅薄膜.通过对样品进行固定角度椭圆偏振测试,结果表明第一个系列硅薄膜为非晶硅,形成了突变的a-Si:H/c-Si异质结构,此结构在HIT电池中有利于形成好的界面特性,对于非晶硅薄膜采用通常的Tauc-Lorentz摇摆模型(Genosc)拟合结果很好;第二个系列硅薄膜为外延硅,对于外延硅薄膜,随着膜厚增加晶化率降低,当外延硅薄膜厚度为46 nm时开始非晶硅生长.对于外延硅通常采用EMA模型(即将硅薄膜体层看成由非晶硅和c-Si构成的混合层)拟合结果较好,当硅薄膜中出现非晶硅生长时,将体层分成混合层和非晶硅两层,采用三层模型拟合结果很好.本文证实了椭偏光谱分析采用不同的模型可对单晶硅衬底上不同结构的硅薄膜进行有效表征.
推荐文章
单晶硅外延生长晶化硅薄膜的研究
诱导晶化
外延
退火
硅薄膜
晶化率
椭圆偏振光谱实时在线监测与离线分析微晶硅薄膜的生长
微晶硅薄膜
籽晶法
高速沉积
实时在线椭圆偏振光谱
ZnO薄膜的椭圆偏振光谱研究
椭圆偏振光谱
ZnO薄膜
光学常数
色散模型
非晶态碲镉汞薄膜晶化过程的椭圆偏振光谱研究
椭圆偏振光谱
非晶态碲镉汞
晶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椭圆偏振光谱表征单晶硅衬底上生长的非晶硅和外延硅薄膜
来源期刊 物理学报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薄膜硅 异质结 椭圆偏振光谱
年,卷(期) 2012,(1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89-493
页数 分类号 O614.71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谷锦华 郑州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材料物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5 103 6.0 8.0
2 卢景霄 郑州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材料物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00 570 12.0 17.0
3 薛源 郑州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材料物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2 40 4.0 6.0
4 吴晨阳 郑州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材料物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9 2.0 2.0
5 冯亚阳 郑州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材料物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 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薄膜硅
异质结
椭圆偏振光谱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物理学报
半月刊
1000-3290
11-1958/O4
大16开
北京603信箱
2-425
193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474
总下载数(次)
35
总被引数(次)
17468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