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我解读]《秋天》是现代诗人、评论家何其芳的代表作,编排在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选自何其芳早期创作诗集《预言》。当年诗人在相隔不长的时间里先后写了两首以《秋天》为题的诗歌,一首写于一九三二年的六月二十三日,另一首写于同一年的九月十九日清晨。从时间上看,前一首并非写于秋天,而是盛夏,其内容正如诗中所写:“我是忆着、梦着、怀想着秋天”;后一首写于秋季,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令人憧憬的秋天,读后让人不免心生遐思,无限向往,现在教材所选的正是后一首,也称《秋天》(二)。
推荐文章
语文教学如何解读文本
语文课堂
语言魅力
价值取向
教学文本解读的特征与有效策略
文本解读
特征
策略
《夹竹桃》的文本解读
文本解读
对话
状物类
夯实文本解读构筑高效课堂
文本解读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设计
高效课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秋天》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
来源期刊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秋天》 文本解读 教学设计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语文实验教科书 现代诗人 《预言》 早期创作
年,卷(期) 2012,(5) 所属期刊栏目 备教导航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7-99
页数 3页 分类号 G623.2
字数 464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8024.2012.05.06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所帅 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19 38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秋天》
文本解读
教学设计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语文实验教科书
现代诗人
《预言》
早期创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月刊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276
总下载数(次)
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