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药食兼用红花新株系‘3-10'为试材,研究了不同采收时间(35、40、45、50 d)对红花苗菜产量、黄酮及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以确定红花苗菜的最佳采收时期.结果表明:50 d采收时红花苗菜净菜重达最高值,50和35 d采收结果有显著差异,但与采收时间为40、45 d的处理无显著差异;黄酮含量在采收时间为50 d时达最高值,采收时间为50、40、45 d的黄酮含量差异不显著,但分别与采收时间35 d处理之间有显著差异;在45 d时,其维生素C含量最高为22.43mg/100g.因此红花苗菜采收时间为40~45 d较为适合,既保证了红花苗菜的产量,又提高了其营养成分含量.
推荐文章
重庆市菜用黄麻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
菜用黄麻
营养价值
氨基酸
矿物质元素
吕梁地区苦菜营养成分分析
吕梁山
苦菜
营养成分
分析
桂麻菜1号和桂麻菜2号的营养成分分析
黄麻
保健蔬菜
营养成分
高钙
富硒
裙带菜孢子叶营养成分分析及品质评价
裙带菜孢子叶
营养成分
氨基酸
脂肪酸
活性成分
品质评价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采收时期对红花苗菜产量及营养成分的影响
来源期刊 北方园艺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红花苗菜 采收时间 黄酮 维生素C
年,卷(期) 2013,(12) 所属期刊栏目 中草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5-167
页数 分类号 S567.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胡喜巧 50 321 9.0 16.0
2 孟丽 84 441 11.0 17.0
3 陈红芝 12 33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4)
共引文献  (213)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7)
二级引证文献  (9)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红花苗菜
采收时间
黄酮
维生素C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北方园艺
半月刊
1001-0009
23-1247/S
大16开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368号省农科院
14-150
197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038
总下载数(次)
74
总被引数(次)
10385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