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作为一位注重人文关怀的思想家,史华慈对曾经盛行于美国汉学界的“冲击—回应”研究模式有独特的反思,作出了具有重要意义的突破.通过对情境化的问题意识与多样化的文化取向观念的引入、对非倾向性和非化约性的比较文化视野的注重、对文化内外各种张力的强调和对知识分子所处情境及作用的关怀,史华慈打破了西方学者眼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稳定而僵化”的固有印象,揭示了中西文化及文明发展模式的复杂多样性与未知量,更多地关注身处中国社会文化内部的中国知识分子在近现代的特定情境下所作出的努力和由此为中国的发展提供的内在动力.无论对于反思中国和西方文化还是探索比较文化研究的方法论价值,史华慈的视角与观点仍然极具启发意义.
推荐文章
以对话为学习策略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探索
小学语文教学
对话学习
策略
报人史量才的新闻思想研究
史量才
新闻思想
申报
史家办报
以对话为学习策略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探索
对话学习
对话理论
小学语文
教学方法
《史记》医史文献价值管窥
史记
医史文献
价值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史华慈的汉学思想管窥——以对“冲击—回应”模式的突破为线索
来源期刊 中国比较文学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史华慈 “冲击—回应”模式 问题意识 情境化 文化取向
年,卷(期) 2014,(2) 所属期刊栏目 “汉学与中西文化比较研究”特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4-67
页数 14页 分类号 I10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佩炯 3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史华慈
“冲击—回应”模式
问题意识
情境化
文化取向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比较文学
季刊
1006-6101
31-1694/I
大32开
上海市大连西路550号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18
总下载数(次)
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