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研究静电放电(ESD)电磁脉冲作用下微波半导体晶体管的最灵敏端对和损伤机理,采用ESD人体模型对目前广泛使用的高频低噪声微波半导体晶体管进行了ESD损伤实验.通过理论分析建立了微波半导体晶体管的ESD电热损伤模型,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类器件对ESD最敏感的端对为集电结;ESD对该类器件的损伤模式主要为过热损伤模式,损伤机理为热二次击穿.当ESD电压较低时,PN结峰值温度超过铝硅共晶的熔融温度577℃,使器件参数退化并发生潜在性失效;当ESD电压较高时,ESD电流造成器件局部过热,PN结峰值温度超过硅的熔融温度1 415℃,使器件发生击穿烧毁.
推荐文章
ESD对微波半导体器件损伤的物理机理分析
静电放电
半导体器件
损伤
模式
物理机理
半导体薄膜晶体管的节能设计方法研究
半导体
薄膜晶体管
节能
电源回路
双极型晶体管高功率微波的损伤机理
高功率微波
晶体管
损伤
失效分析
3DG81B在静电放电作用下损伤效应与机理分析
双极型晶体管
静电放电
损伤机理
敏感端对
微观分析
热二次击穿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微波半导体晶体管静电放电损伤机理
来源期刊 高电压技术 学科
关键词 微波半导体 晶体管 静电放电 电磁脉冲 损伤机理 敏感端对 双极型硅器件
年,卷(期) 2014,(3) 所属期刊栏目 电磁兼容与工程电磁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04-909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367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336/j.1003-6520.hve.2014.03.03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进 军械工程学院静电与电磁防护研究所 56 208 8.0 12.0
2 谭志良 军械工程学院静电与电磁防护研究所 62 313 9.0 15.0
3 吴东岩 军械工程学院静电与电磁防护研究所 3 9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6)
共引文献  (73)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9)
二级引证文献  (2)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7(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微波半导体
晶体管
静电放电
电磁脉冲
损伤机理
敏感端对
双极型硅器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高电压技术
月刊
1003-6520
42-1239/TM
大16开
湖北省武汉市珞瑜路143号武汉高压研究所
38-24
197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889
总下载数(次)
24
总被引数(次)
18129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