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春季和夏季跟踪了某屠宰厂3574头来自不同产地的生猪宰后PSE肉发生率。按照标准工艺屠宰,于宰后45min测定猪半膜肌pH值,判定严重PSE肉(pH45min≤5.8)、轻微PSE肉(pH45min介于5.8~6.0之间)、正常肉(pH 45min介于6.0~6.5之间)和DFD肉(pH45min >6.5)发生率。结果表明:夏季PSE猪肉发生率显著高于春季。短距离运输(150km以内)时,春季待宰时间控制在2.5~4h,夏季待宰时间控制在3~8h可显著降低PSE肉发生,长距离运输(150km以上)时,春季待宰时间控制在4h以上,夏季待宰时间控制在3h以内可显著降低PSE肉的发生。
推荐文章
宰前应激对生猪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和PSE肉的影响研究进展
生猪
宰前应激
血液生理生化指标
PSE肉
西北地区冬夏季节生猪待宰时间对冷鲜肉品质的影响
待宰时间
不同季节
肉品质量
影响试验
宰前管理和屠宰工艺对宰后猪肉品质的影响
宰前管理
屠宰工艺
猪肉品质
响应面法优化PSE猪肉低温香肠配方
PSE猪肉
低温香肠
质构特性
感官品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季节、运输距离和待宰时间对PSE猪肉发生率的影响
来源期刊 肉类工业 学科
关键词 季节 运输距离 待宰时间 PSE猪肉
年,卷(期) 2015,(10) 所属期刊栏目 肉品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38,42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313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34)
二级引证文献  (3)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季节
运输距离
待宰时间 PSE猪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肉类工业
月刊
1008-5467
42-1134/TS
大16开
武汉市堤角正街15号(堤角邮局旁)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042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2048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