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筛选性能良好的产普鲁兰酶的菌株,对菌株进行多项分类鉴定,初步分离所产生的普鲁兰酶并进行性质研究.[方法]利用糯米粉作唯一碳源分离纯化普鲁兰酶产生菌,通过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测定、16S rRNA序列分析等实验确定菌株的分类地位.利用硫酸铵沉淀法得到粗酶,分析了酶的最适温度、最适pH、温度和pH稳定性、NaCl等的耐受性.通过加入普鲁兰多糖诱导物优化培养基,提高普鲁兰酶产量.[结果]从我国陕西地下热泉样品中分离得到的一株普鲁兰酶产生菌WSCF46,经过多项分类鉴定显示其是与Vibrio parahaemolyticus亲缘性最近.菌株WSCF46所产的普鲁兰酶反应最适pH为5.0,最适温度60℃,经诱导培养优化后平均酶活达2.7U/mL.[结论]多项分类结果鉴定菌株为Hbrio parahaemolyticus strain ATCC 17802,该菌株产普鲁兰酶相关报道在国内为首次.普鲁兰酶产量较其他来源的酶相比较高,具有进一步研究价值.
推荐文章
一株碱性普鲁兰酶菌株的筛选、鉴定及酶学性质研究
假交替单胞菌
普鲁兰酶
筛选
鉴定
酶学性质
产普鲁兰酶菌株ZXYG5的分离鉴定及其普鲁兰酶活性
普鲁兰酶
肠道细菌
分离
16SrDNA
酶活性
一株产纤维素酶蜡样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酶学性质初步研究
蜡样芽孢杆菌
纤维素酶
分离
鉴定
酶学性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一株关中热泉液口普鲁兰酶产生菌的筛选鉴定及部分酶学性质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食品添加剂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副溶血性弧菌 普鲁兰酶 性质 诱导培养
年,卷(期) 2015,(4) 所属期刊栏目 试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0-105
页数 6页 分类号 TQ55
字数 373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安超 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微生物代谢产物研究中心 24 86 6.0 8.0
2 常帆 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微生物代谢产物研究中心 21 47 4.0 5.0
3 马赛箭 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微生物代谢产物研究中心 21 74 5.0 7.0
4 薛文娇 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微生物代谢产物研究中心 21 46 4.0 5.0
5 贾凤安 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微生物代谢产物研究中心 13 67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2)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副溶血性弧菌
普鲁兰酶
性质
诱导培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食品添加剂
月刊
1006-2513
11-3542/TS
16开
北京朝阳门外大街甲6号万通中心3座1403室
199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460
总下载数(次)
1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