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基于DPO引物在多重PCR检测中的优点,构建一种六重DPO-PCR方法用于检测食品及食源性疾病样本中常见的6种致病菌.方法 以霍乱弧菌的vcc、志贺菌的ipaH、单增李斯特菌的iap、副溶血性弧菌的gyrB、金黄色葡萄球菌的nuc以及沙门菌的ompC为靶基因,设计6对DPO引物,经过反应体系优化,建立了六重DPO-PCR方法.结果 六重PCR反应体系内部DPO引物之间干扰小;扩增后除靶基因外的其他15种细菌DNA无扩增条带出现;对6种致病菌的最低检出限分别为:霍乱弧菌,220 cfu/ml;志贺菌,150 cfu/ml;单增李斯特菌,190 cfu/ml;副溶血性弧菌,190 cfu/ml;金黄色葡萄球菌,700 cfu/ml;沙门菌,960 cfu/ml.结论 用DPO引物构建的六重PCR方法具有特异性强,退火温度范围宽,引物之间干扰小,电泳图谱背景清晰,可以达到一管6检的目的,为食品及食源性疾病样本快速准确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高通量的快速检测方法.
推荐文章
三重荧光PCR检测食源性致病菌方法的建立与初步应用
大肠杆菌O157
志贺氏肠杆菌
单增李斯特杆菌
三重荧光PCR
方法建立
初步应用
应用DPO技术检测食源性致病菌的多重PCR的研究
DPO引物
多重PCR
食源性致病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DPO引物构建的六重PCR检测食品中常见致病菌的方法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DPO引物 多重PCR 常见致病菌 食源性疾病
年,卷(期) 2015,(22) 所属期刊栏目 微生物检测方法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855-3857,3860
页数 4页 分类号 R446.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沈飚 45 185 8.0 11.0
2 胡兴娟 29 93 6.0 8.0
3 杨赛军 25 56 4.0 6.0
4 王忠发 11 8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9)
共引文献  (304)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DPO引物
多重PCR
常见致病菌
食源性疾病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半月刊
1004-8685
41-1192/R
大16开
郑州市经一路12号
80-152
199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668
总下载数(次)
39
总被引数(次)
10309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